将盗窃来的他人汽车用于抵押骗钱该如何定性?
【案情】
2011年8月16日,被告人吕某在某村将村民夏某的农用三轮车骗走,后又将该车以抵押为由将刘某6200斤小麦骗走。经评估,该被骗的三轮车价值7000多元,被骗的水稻价值6000多元。现该被骗的三轮车已被公安局追回,返还给被害人夏某。
【分歧】济南律师服务网
对该案如何定性处理,有三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该案应定盗窃罪,其理由是:被告人吕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尽管使用了欺骗手段,但最终是通过实施秘密窃取行为,实现了对财物的非法占有,被告人应按盗窃罪定罪处罚。
第二种意见认为,该案应按诈骗罪定罪处罚,其理由是:被告人吕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将受害人的农用车和粮食占为己有,诈骗犯罪已实施终了,被告人应按诈骗罪定罪处罚。
第三种意见认为吕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诈骗罪,应予数罪并罚。其理由是:吕某分别实施了盗窃农用车,并以车骗钱的行为,这是一种刑法理论上典型的牵连犯罪形态。
【管析】
笔者同意第三种意见,理由如下:
诈骗罪和盗窃罪同属侵财型犯罪,从犯罪构成理论分析,犯罪的主体均为一般主体,侵犯的客体同是公私财物所有权,主观方面都是非法占有他人公私财物,以上三个要件完全相同,区别在于客观方面被告人究竟实施了何种犯罪行为,即在本案中财物的非法取得究竟是骗取还是秘密窃取,这是本案的争议焦点。诈骗罪的骗取财物是指被告人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信以为真,自愿将财物交与被告人占有、使用或保管。被告人从而达到对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从被害人交出财物的那一刻起,被告人即必然实现了对财物的非法占有;盗窃罪的秘密窃取则是乘他人不备之机或者行为人自认为不会被财物所有人、保管人发现的方法,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本案中被告人是在先通过欺骗的手段窃取农用车,然后用窃取的农用车以欺骗的手段骗取粮食,前后两个行为存在牵连关系,是以窃取农用车为手段,以骗取粮食为目的。牵连犯是指犯罪人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犯罪的方法或结果行为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被告人以欺骗的手段窃取农用车,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应认定为盗窃罪;以农用车骗取粮食的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应认定为诈骗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11月4日制定的《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3项“为实施其他犯罪盗窃机动车辆的,以盗窃罪和所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的规定,陈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和诈骗罪,应予数罪并罚。济南律师服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