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应如何避免劳动合同可能带来的风险
时间:2012-08-20 13:29:10 来源: 作者:
1.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作为劳资双方共同遵守的合同依据。济南律师服务
首先,应选好合同模版,即选择什么合同模版问题。劳动部门都有规范性的劳动合同模版提供,但这一模版设计时重在保护劳动者,对于企业的权益规定较少,是否应当设计更有利于企业风险防范的劳动合同,比如就竞业限制在合同中作明确的约定。当然企业自己设计的劳动合同不得与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相冲突,否则将导致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其次,对劳动者有必要进行适当调查,特别是新员工的录用,对是否符合录用条件进行认真审查,一些与原单位未解除劳动关系或存在劳动纠纷尚未结束,或未达到劳动年龄等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者应严格把关。
再次,对劳动合同的核心条款要仔细研究,协商确定,如工作岗位、合同期限(包含试用期)、劳动报酬、劳动纪律、损失追偿、劳动保障、终止手续、保密与竞业限制等作比较详尽的约定,有利于双方遵循和避免纠纷发生。还有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加强与劳动者的沟通协商,注意方法,让劳动者自愿表达意愿,达到和谐劳资关系,留住优秀员工的作用,不宜强签蛮干。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律”。在劳动立法越来越保护劳动者的趋势下,企业利益的维护更加依赖于企业的规章制度。需要注意:一是要全面细致,尽可能的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设定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如劳动合同、工作时间、劳动纪律、考勤制度、工作风纪、薪金制度、培训、考核、晋升、奖惩、辞职、财务等等都制定相应制度,汇编成“员工手册”。二是要尽量量化,易操作,即员工违反规章制度的后果要明确具体,可操作。三是要做到公示,公示的方法有:(1)员工签收;(2)在劳动合同中作为附件;(3)无纸化办公的公司要在劳动合同中约定每天查看公告等,且规章制度的修改也要做到公示。四是劳动合同法规定要听取工会或者职工代表的协商意见。
3.重视收集证据
事实是根据证据来确定的。有无证据将是事后确定事实的关键。因此,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证据意识,重视收集证据。收集证据常见的问题有:(1)未当场收集,致使证据灭失;(2)不注意保管原件,只有复印件;(3)随意改动证据,在书证上随意加注内容;等等。
4.重视参加保险济南律师服务
保险是转移风险的一种很好的方法,企业可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的参加保险。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女职工生育保险五险合一,并要求企业强制参加。同时还可参加人身意外保险、财产保险等商业保险,以降低风险。
5.建立救济机制
一旦法律风险转化为法律危机,事后的救济,对换回损失也非常重要。企业事先制定救济机制。首先,确定人员。可选择聘请律师提供专项法律服务或常年法律顾问进行服务。其次,预定多套方案。出面与劳动者协商,一旦协商成功要立即签订协议,避免事后变化。方案预备几套,做到有的放矢。再次,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要有法律意识,传达信息与决策的渠道应通畅、快捷、高效。还有,预留风险基金,在处理纠纷、化解风险时,提供资金上的支持是必须的。一套有效的救济机制,对事后补救危机,减少损失是十分必要的。
|
|